春节在中国人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日子,2020年的春节在1月25日,今年的春节比以往都要早一点,很多小伙伴在春节期间都是会要出门拜访亲朋好友的,那么春节期间的天气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大家的出行,所以大家非常关心2020年过年的天气状况,今天百思特小编就来预计2020年过年天气,2020年过年天气怎么样?2020年过年天气冷吗?
每个地区的春节天气都不同。2020年春节期间的天气不会很冷,等过了立春之后才会出现一个倒春寒。冬季并不是雨季,所以基本上都不会下雨,即便有雨,也是南比北多。
今年2020年除夕是在1月24日,正处于大寒节气过后的第4天,因此出现较寒冷天气的概率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大家不用担心。
据中国气象局预测,今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接近常年,或者比常年偏高,虽然不排除有气温起伏,但是出现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通俗地说就是,今年冬天不会太冷,下雪肯定也不会多。
就海南三亚地区而言,三亚一月平均温度是 18℃ ~ 26℃,天气寒冷,白天平均 26℃,建议穿棉麻面料的衬衫、薄长裙、薄T恤等清凉透气的衣服,夜间平均 18℃,建议穿单层棉麻面料的短套装、T恤衫、薄牛仔衫裤、休闲服、职业套装等舒适的衣服。 而北京地区,北京一月平均温度是 -5℃ ~ 5℃,天气寒冷,白天平均 5℃,建议穿风衣、大衣、夹大衣、外套、毛衣、毛套装、西装、防寒服等保暖衣服。
很多老人家是通过冬至节气这天的天气来判断春节天气好坏的,在农村里就流传着不少这样的俗语、农谚,以前没有天气预报,农民就是以此作为预测天气的依据。
现在流传比较广的一句俗语是“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它的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这天如果是大晴天,那么在正月份的时候就雨水偏多,过年的时候以阴雨天(降雪)为主。相反在冬至节气这天如果是阴雨天,那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是好天气。类似的农谚还有“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干净冬,必脏年”等。可见这句农谚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是适用的。
另外在民间还有一些农谚来预测过年期间冷暖的,比如“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意思是说着冬至节气这天的天气很暖和,那冬季就偏冷,并且会一直持续到明年的农历三月份。而如果冬至这天的天气很冷,那冬季就会偏暖,并且明年春天回暖也比较早。类似的农谚还有“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暖,烤火到小满”等。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数九歌”也对春节期间的天气也进行一番预测,“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而今年过年的时候已经是“五九”和“六九”了,这个时候过了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和四九了,所以从这来预测春节期间也是比较暖和的。
立春后注意倒春寒
2020年2月4日是立春节气,随着立春节气的来到,不少市民纷纷外出享受暖暖春意。然而,专家却提醒大家,气温目前只是暂时回暖,每天早晚天气仍旧低温寒冷,还特别容易发生“倒春寒”,引发各种疾病,所以,市民切勿放松御寒防病的意识。
严寒的冬季使得空气变得干燥,而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早春天气冷暖不定,很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
此外,在“倒春寒”的天气中,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脑部缺血缺氧,加速血栓的形成。同时,由于立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因此,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中风发生时往往有一些早期征兆,如有一过性黑蒙现象,出现有短暂性视力障碍等,凡出现这些征兆之一者,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专家还建议大家,立春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可以适量喝茶和姜汤,增加芹菜、大蒜、洋葱、蘑菇和黑木耳等蔬菜的摄入,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等元素有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2020年春节习俗
1、大扫除
在2020年春节期间,一般都需要对家庭进行大扫除,也有着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的意思。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2、年夜饭
年夜饭也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它常常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
3、拜年
在过年的时候,一般需要去亲朋好友家拜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