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米乐登陆

时间:2020-05-20 21:10:03来源:  阅读:(378)收藏
转载:

m6米乐登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为每年的6月20~22日中的一天。而二十四节气中夏至可谓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节气,它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开始了。那么夏至有什么风俗呢?就让百思特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夏至的习俗

 

举行祭神祀祖

 

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当天必须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祈求消灾年丰。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忌讳剃头理发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日忌讳剃头的习俗来源于清朝时期,据说这天不仅要按时起居,不准撒谎骂人,而且这天如果剃头理发则影响人的财运。

 

民间最忌有雷雨

 

农谚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对农民来说,最害怕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因为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忌讳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夏至当天吃馄饨

 

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江南地区夏至日讲究要吃馄饨,说是吃了馄饨,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夏至吃馄饨使人聪明,有开辟天地的能力。 而且吃过馄饨后,大人们会为孩子们秤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面条不可缺

 

夏至之日,白昼最长,阳气最盛。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讲的是人们在过冬至和夏至不可或缺的两种食物:饺子和面条。而在夏至祭神十分盛行的古代,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

 

 

夏至需要注意什么?

 

要注意高温防中暑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从1951年-2006年的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好用的防晒霜排行榜>>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着名诗句。

 

同时,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各地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另外此时蚊虫繁殖速度快,肠道性的病菌也容易滋生,人们则需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范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夏至注意饮食健康

 

夏至阳盛,暑湿困阻,多数人会食欲不振、身体困重,因此夏至之后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适当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绿叶菜和瓜果类等水分多的蔬菜水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如茼蒿、芥兰、菊花菜、苦瓜、丝瓜、黄瓜等,都是很好的健消暑食物,另外,要避免食物过咸、过甜。

 

这里推荐一种食材——生姜,我们民间一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姜不仅能够健脾开胃、化湿止呕,还可以防止夏季过食生冷以后造成的胃满、胃痛,食用生姜有利于平衡夏季体内的阴气,也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夏至之后天气炎热、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我们常常会有身处蒸箱的感觉,身体往往疲乏而粘腻。

 

在这个时候,未冷藏的饭菜及切开的瓜果容易腐烂变质、蚊虫繁殖迅速、肠道传播的病菌也容易滋生,急性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所以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剩饭菜、尽量少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收藏本站或下载下方APP获取更多淘宝优惠券!!

标签:

最新宝贝

    热门排行

    是一家优惠券领取导购比价网站。汇集淘宝优惠券、天猫超市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站中的商品均来自于互联网,所有商品信息请以店内详情为准。

    联系我们:dsad6236@hotmail.com

        Copyright © 2010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