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今天的微博会被“尬到让人脚趾抠地的凡尔赛文学”刷屏了,据悉“凡尔赛文学”这个梗其实早就存在了,今天重出江湖是被一个叫做“蒙淇淇77”的微博用户带火的,这个梗的意思可不像它看起来这么文艺,它的意思就是用来嘲讽强行装逼的人的,那么凡尔赛文学什么梗,凡尔赛文学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大家和百思特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
凡尔赛学什么梗
凡尔赛原指法国贵族宫殿,现指一种精神,感觉自己是个优雅贵族,现常用来指那些朋友圈贵族,被微博博主@小奶球 带火。
即文案先抑后扬,自问自答,要不经意的炫耀自己的想要炫耀的东西,也就是不经意的装B,然后文字还要显得自己很苦恼很不高兴的样子。例句:“好羡慕你们那些轻轻松松就长胖了的人,我这一个月吃了好多东西以为能90斤结果…太不公平了,我想哭!”
指非常做作刻意的装逼炫耀。
出处:出自漫画《凡尔赛玫瑰》,讲的是路易十六老婆的上流生活故事,很有贵族气息,博主@小奶球 就用凡尔赛来指代朋友圈贵族。
凡尔赛文一般常出现在
2.自问自答
自己先发一条朋友圈,然后再自己评论自己,或者通过“统一回复”来补充展示自己想要炫耀的内容。比如下面这条,假装回复朋友们的疑问,自己评论自己,展示自家房子多
再比如下面这个被小奶球老师当做优秀凡尔赛实例的:不懂啊,为什么一路被跟拍(我魅力大),我就是随便穿了件白色套裙而已(我不打扮都这么美)~
“估计多年的英文学习和健身塑造的气质确实让我在整体感觉上已经和很多传统中国姑娘的形象不一样了…”妈耶,这得多自恋才能脸不红心不跳把这段话打在公屏上?
3.灵活运动第三人称视角
这个说来也简单,就是借第三人的嘴来夸自己。通常用来表现自己美貌,自己夸自己多不好意思,转述别人的话可就自然多了。用别人的反应来夸自己英语好。
通过这么多实例,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凡尔赛文学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体呢,明明是想装逼炫耀,却偏要显得谦虚低调?
小编想,这大概是个人表现欲和谦虚内敛的传统文化相冲破的产物吧。
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可见人都是有炫耀需求的,发达了,暴富了,总要显摆一下满足自我表现欲。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又视内敛,不骄不躁,谦虚为美德。
明目张胆地自夸,高调地炫富,总怕招来嘲笑和嫉妒,但又实在忍不住想晒,于是就产生了这种虚伪的谦虚,怕人知道更怕人不知道的表达。
凡尔赛之所以让大家反感,正是因为那种“虚伪”,扭扭捏捏,明明是想表现优越感,还偏要显得接地气,假装“美而不自知”。所以啊,想晒就大大方方晒,自己不偷不抢赚的钱有什么不敢晒?就算爸妈给的又怎样?会投胎也是技术啊!
小编整理了一些蒙淇淇77微博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他拿咖啡过来,看到我在认真钻研系领带。他笑:“这么贤妻良母?可我每天上班时你都没起床。”
我:“你想多了,我只是要用在小说里。女主角给男主角系肯特结。”
他:“哦,我不配。
2、刚和他一起看了本《太阳系度假指南》,认真地讨论,等2070年我们八十多岁时,把所有积蓄用来太空旅行,沿着霍曼转移轨道去金星。
金星最适合情侣度假,如它的英文名维纳斯,爱与美的化身。壮美的云霞,炫目的橙光,我们手牵手漂浮在温暖的硫酸雾中……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死法了。
3、我在SKP-S一层逛街,他在二层逛书店,突然给我发
4、我先生前几年是真霸总,自己创业,全套小言男主配置。后来环境变了,他立刻脱手卖了公司,去大厂拿高薪了。他圈子里几个富二代,豪赌玩乐、泡妞玩车,都没有烧光家产,唯独创业创得倾家荡产,创业听着光彩,几十个亿砸进去,败光了。他很清醒:我有老婆孩子,见好就收,赔不起。
5、来来来,教你们怎么宠男朋友。
我家那位喜欢特斯拉,今天特斯拉开售龙舌兰酒,我提前几天找美国代购,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准时抢,开售前提醒她,自己也多次翻。酒1700,邮费300多。我又补了200小费让她包严实点。我家那位刚刚说特斯拉的龙舌兰卖光了好可惜,他想收藏那个闪电酒瓶。而我,笑而不语。
6、刚恋爱时,我带他去见我朋友A。朋友A悄悄问:“他是不是图你的钱啊?”对不起,我那时还合租,天天挤地铁。结婚九年,房车齐备,朋友B来家里做客。朋友B悄悄问:“这帅哥怎么看上你的?”我总不能说他瞎了吧?想起朋友A的话。我笑着说:“他大概是图我的钱吧。”
7、他今天回家心情不太好的样子,我也遇到一个奇葩,跟他吐槽了半天,他头靠沙发闭眼听着,我突然闭嘴,他睁开眼问怎么了。我说:“我不该浪费时间骂人,我的唾沫是用来数钱的。”他笑起来,一把拉我过去,揉我头发:“这位富婆,本来我心情真的不好,现在好多了。”真的吗?我的荣幸。
8、去年有阵子难过得要死,特别想哭,给他打电话,他说哭吧,我说一个人在家哭太惨了,要去维多利亚港哭。他说好,于是订了最早的机票。当晚我们就到了香港。维港夜景闪耀又温暖,他从后面抱着我,我从没哭得那么痛快过。那时就发誓,要赚很多很多钱,在他难过时也陪他去巴黎哭,去纽约哭,去伦敦哭。
9、我以前也作。大街上发脾气,他说外面冷,上车说。我狠狠甩开他:“冻不死你!”寒风吹得我哆嗦,他脱了大衣,披我身上。我裹着大衣说了好多难听的话,他只穿一件薄衫耐心地听,鼻子都冻红了。
我发泄完,有点心软,说上车吧,他突然把我公主抱起,一路抱到车上,霸气得我一句话都不敢说。这就是男人,可以很凶,但愿意为你温柔。后来我再也没作过了。
10、刚刚有个女实习生跟他在
可以看出,凡尔赛学的矛盾性和某个不太雅观的谚语很像——既当又立。
作为凡尔赛学的精髓之一, 先抑后扬,明贬暗褒的原则其实本身就矛盾重重。在以往的交际活动中, 炫耀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高调的行为,但是凡尔赛人在希望达到高调炫耀目的的同时,又不想让人感到自己在炫耀,因此呈现出来的语言总是让人觉得非常刻意且搞笑。
因此,或许频繁的炫耀是让凡尔赛沦为笑话的技术动因,但真正让凡尔赛学成为一种现象的, 则是炫耀者自身表现出的不坦诚——既想要装做弱者获得怜悯,又想通过各种暗示表明自己高人一等。
关于凡尔赛的成因,不同的凡尔赛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理由,但 传统的“中庸”思想与年轻人尚不成熟的自我表达方式或许是凡尔赛学得以出现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里, “不做出头鸟”是个体在社会中自处的重要原则, 努力保持一个中庸且低调的状态是社会地位较高者(或想要成为地位较高者),对于自身形象塑造的需求,换句话说这是对于“名声”追求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对这些人来说 ,“名”和“利”往往都是同等重要,紧密相连的。虽然受到中庸思想影响的人, 他们希望通过融入更大的群体当中来获得较好的社会凭借,但是对于“利”的追求又让他们不能接受真的“泯然众人”。
名与利的表达矛盾,最终在中国年轻人身上呈现为凡尔赛学的模样——妄图获得他人的同情与怜悯,但又不想放下对于他人的优越感。
这是凡尔赛学产生的文化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凡尔赛独特的表达方式也体现出, 当前社会道德与财富的割裂对于年轻人自我表达的影响。
之前有提到,凡尔赛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想要炫耀,却又想要保持自谦”,对于他们来说自身拥有的优渥生活条件、学历背景与社交圈让他们有足够骄傲和炫耀的资本, 但同时由于近几年交往准则、社会正向价值的不断倡导,也逐渐让拜金、拜物成为一个并不算很光彩的词语。
在反对炫耀,提倡谦虚的社会价值背景下,许多希望获得优越感的人陷入了一种 “我知道炫耀不是一个好行为,但我就是忍不住”的状态,而凡尔赛恰恰就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产物。 除了凡尔赛人,嘲凡群众本身也处在一个矛盾的状态当中:他们既嘲笑凡尔赛人,但同时内心又有一种难以掩盖的羡慕。
如果说以往的炫耀还能让大众旗帜鲜明的反对拜金,那么 凡尔赛式炫耀则将看客一起拖入笑着流泪的矛盾状态。
点赞社交的技术、物质财富的丰富、道德观念的提升等等复杂的因素,最终塑造了凡尔赛学这一独特现象。因此凡尔赛学的出现,其实对于表达者与看客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对于 陷入凡尔赛表达方式的年轻人来说, 摆脱中庸文化与炫耀欲望的交织泥潭,进行自我展示和表达方式的更新,是他们走向成熟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 对于嘲凡群众来说, 把握好“笑”的尺度,学会接纳他人的成功,避免沦为既酸又恨的攻击机器,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
曾经“土豪”一词充斥着有关财富的话题,但在不断的社会价值倡导下,这个词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凡尔赛学同样会因为社会反馈的不佳而逐渐被摒弃。
我们希望, “凡尔赛学学习小组”的存在, 不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投递、嘲讽生活中凡尔赛朋友圈的空间,而是像一面镜子一样,用戏谑轻松的方式,帮助凡尔赛人审视自我,同时也为正确的自我表达的摸索,树立一个写着“此路不通”的警示牌。
温馨提示:收藏本站或下载下方APP获取更多淘宝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