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天气炎热,也是人们体内湿毒最厉害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抓住这个时机去做艾灸。说到艾灸,它属于中医常见的一种调理手段,可以帮助人们去除体内湿毒,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很多慢性疾病,可以说是好处多多,三伏天做艾灸更是可以事半功倍,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艾灸的功效和好处吧!
三伏天艾灸的四大好处
①排湿毒
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做艾灸可达到三阳相加,即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②预防疾病
预防伏邪潜藏!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天做艾灸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③疏通经络
三伏天人体会感觉闷热不适,甚至会中暑、晕厥,这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被堵住了,通过艾灸把经络穴位打开,疏散这些邪气,人自己就会感到轻松、舒适,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④增强免疫力
可以帮助身体化瘀,使淤堵的经脉重新畅通起来,还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对于身体免疫能力开始减退的老人来说,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不过这里小编要说明一下多数疾病都不需要每天进行艾灸,要根据病情来定。比如老年慢性发作的支气管炎,通常在冬天发作,叫做冬病夏治。这个时候选择春夏养阳,所以在三伏天的时候阳气最盛,可以适当的用艾灸方法,但这种保健灸法,1周进行1-2次即可!
过量使用艾灸也不利于人体健康。夏季本身就热,这个时候外来艾灸的阳热作用,使用频率过高,另外有些人的体质本身偏热,二者综合,会出现口舌生疮、口干、大便干等不良反应。所以如果确实患有冬天发病的疾病,而且平常有寒,怕冷、白痰等症状,1周选择性进行1-2次艾灸即可。
温馨提示:收藏本站或下载下方APP获取更多淘宝优惠券!!